[本站10月21日消息]
10月14日,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、中國工藝美術館與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承辦的“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”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揭開帷幕,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約2000件傳統工藝美術精品。
“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”是文化部接手工藝美術事業后舉辦的第一次全國范圍的大型展覽,也是國家將工藝美術事業作為文化事業納入國家建設軌道的開端,此次大展的舉辦對我國傳統工藝美術事業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、國家文化戰略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。
蘇繡“金核子對撞科學圖像”技法精湛,嘆為觀止……”,青田石雕“黃芽菜”色澤鮮活,栩栩如生;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喬十光創作的漆畫《圣火》等等,大量參展品由各地選送并提交大展組委會辦公室,由大展組委會對申報人的作品進行審定,確定參展資格。所有展品占據民族文化宮五個展廳及序廳約4000平方米,展品包括蘇繡、玉雕、牙雕、石雕、木雕、陶瓷、金屬工藝、漆器、編織、民族民間工藝、首飾、傳統工藝家具、文房四寶等,其中既包括原創作品、傳統工藝創新作品、具有時代感的優秀工藝美術精品,也包括具有地方民族工藝特色及瀕臨失傳的傳統手工藝作品。
本次大展成立了中國工藝美術珍品專家評審委員會,對參展作品進行評獎,將評選出金獎、銀獎、銅獎若干并頒發獲獎證書;依據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,遴選獲獎作品,由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并頒發收藏證書;主辦方將收錄全部獲獎作品,出版《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獲獎作品集》畫冊;大展期間還將舉辦中國工藝美術學術高峰論壇。
今后,“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”將每2年舉辦一次。
[該條新聞已被閱讀了8738人次] |